找到相关内容1158篇,用时3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一个被研究者对杨惠南教授的申辩

    内容是:  问:您认为现代禅和传统佛教之间有什么不同?您对现代禅的总评论为何?有何期许?  答:现代禅是印度佛法(阿含、般若、中观)、中国佛法(禅宗等),与李元松个人心得的揉合。现代禅强调解脱、强调...。但是杨教授并没有在论文当中,对双方的论点进行起码的讨论,只是在陈述印顺的看法及现代禅、新雨社的意见之后,就迳自加上“温金柯的这些说法,有违佛典原意”[10]“初期大乘菩萨的这一本意,新雨社和现代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3753234.html
  • 试解《解深密经》的奥秘

    一佛出世时,佛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,所以称一时。佛要出世一时,不是随便都可以生的,是衪因缘该出世成佛时,衪就一时。   二说正法时,第二个是佛转正法轮时,说无量解脱。   三听正法时,对听众来讲,佛陀...,大家根机还不成熟,听不懂,在一时,就是大家从阿含、听到方等经、《般若经》都了解了实相上面时,再下来要进去讲到心识的运用,这个时机,就是众机成熟时,就叫一时,一时代表第三个意义是机熟;四者说听共相会...

    张玄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1153537.html
  • 一个佛学教育愿景的勾勒与实现

    ,其在解脱上所强调的戒定慧三增上学,或在菩提上所着重的六种波罗蜜多,皆带有各自在宗教上独特的操作与讲究,以及因而形成的独特领域,而这些操作、讲究、和领域虽在某种意味可成为佛学式的学术研究的题材,却...主干文献的课程,即可较无挂虑开出枝叶或花果的课程。   做为第一序的主干文献的经典群当中,首推汉译的四部《阿含经》或巴利语相当的译本《尼柯耶经》(Nik芋ya),这是探讨「佛教解脱」或「声闻佛教...

    蔡耀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83053612.html
  • 人本的佛法与人本为中心的佛教──论印顺导师“人间佛教”之本怀[*]

    这里不必多说。   重要的,有的以为「佛法」是解脱,道德意识等于还在萌芽;道德意识是菩萨,又觉得与解脱心不能合一,这是漠视般若与大悲相应的经说。有不用佛教术语来宏扬佛法的构想,这一发展的倾向,似乎...36]能圆满三菩提,究竟清净、解脱、涅盘的三无漏学在五∕五趣中,戒学, 「唯人道得戒,余四不得。」[37]定学, 「问:何处起此不净观耶?答:唯人三洲能初现起。」[38] 「灭尽定,唯在人中得初修起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40453927.html
  • 解脱

    的“此在”)与由之而来的解脱。   第二节 自我的考察   生苦、死苦、老苦、病苦、爱别离苦、怨憎会苦、所求不得苦、略五蕴炽盛苦。5当对现实的生命产生痛苦的感受并进而萌生“出离心”时,佛学作为...意义将在第五颂中提出。   二、 大乘的解脱理想──菩萨   大、小乘共认的涅槃如第四颂所述,而现世生命的解脱是什么呢?龙树说:   karmakles'aks'aya-n moks.h. ...

    赖惠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10354307.html
  • 阿宗寺上师略传

    伏藏密籍。   正如噶妥˙司都˙确吉洛卓、普见钦则仁波切和巴珠仁波切等圣贤所预言的那样,阿宗˙珠巴仁波切长期传授大圆满教、藏的灌顶、传承和殊胜成熟解脱的导引,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,他的弟子中有...幻化次广注》等文集和多种伏藏典籍流传于世。   以上殊胜上师之应化史实,由传承弟子中最极愚劣之凡夫久美洛莎从传记中摘出,有缘闻见者悉皆解脱轮回苦海!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  附:...

    于凌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5154462.html
  • 浅明自悟唯识种子颂

    ,由“初地”到“十地”每地分“入、住、出”三心,每一心又分“加行,无间,解脱,胜进”四,又“十地”菩萨名称为“(一)欢喜地(二)离垢地(三)发光地(四)焰慧地(五)极难地(六)现前地(七)远行地()...起,永断二障种子,烦恼障与所知障,至解脱,若有漏及劣无漏种子,证四智(大圆镜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观察智、成所作智)菩提及四涅槃,(本来自性清净涅槃、有余依涅槃、无余依涅槃、无住处涅槃)断烦恼障得涅槃。断...

    陈国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2654605.html
  • 释迦时代之外道

    )而推求学理之进化当时应亦有此说,特数论之成熟则恐时仍稍后;事理繁复,兹不详探。  进而言奥义书之解脱轮回之说,黎俱吠陀已有萌芽,至此时而益显。因有无常之惧,而愈有出世之想。大梵是常,故人我须没其中,合而为一。天上是常,故人须离世间不返。其解脱,主在智慧。祭祀乃法之,奥义书则重智之。人能知天地之秘,斯可独存;能知梵之奥义,斯即为梵。业报之起悉由无明,故若有智,业力可断。印度各宗均以智灭。...

    汤用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1154788.html
  • 印顺导师止观开示之特色── 吕胜强 美东同净兰若

    ,见净,疑盖净,非道知见净,道迹知见净,道迹断智净。见清净以下,都是慧学。依戒而定,依定而慧,依慧得解脱:这一修行次第,是完全正确的。(《华雨集第二册》p.22)   ── 印顺导师止观开示之特色...所以一般是不能绝对正确的)。….以上所说的光明想,净观,五通,都是依禅定而起的“胜知见”,在宗教界,一般人听来,真是不可思议。但在佛法中,这不是能得解脱的主体,...

    吕胜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1654795.html
  • 纯印老人(4)

    不会走上声闻的解脱。若入大乘门,必须发菩提心,不发菩提心则不能走上菩萨,菩萨道修圆满即是佛。  菩提心,不论什么时候在心中生起,纵然其他功德尚未发生,而你已进入大乘之门。失菩提心即失大乘行者的资格。...细粮待遇,政府每月发三十元养老金,达七年多。吉林日报、城市时报、金融报、农村报、梅河日报等许多报刊多次登载老人生活起居情况,介绍养生之和老人的生活照片。省、地、市的有关领导,逢年过节都专程拜访老人家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3055087.html